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05-23 17:14 点击次数:87
摘要:蒋介石建立特务组织的初衷是改变国民党组织的涣散和派系斗争的状况,但特务组织不仅未能实现以上目标,反而破坏了国民党的阶级基础,增加和激起了更多的派系斗争,对国民党组织本身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性,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
关键词:特务组织、国民党组织、破坏性
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失败,可以归咎于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蒋介石始终无法完成国民党的整合,将国民党改造成一个有意识形态和凝聚力的政党。
蒋介石试图通过建立特务组织来改变国民党涣散和派系林立的局面,但不仅未能实现反而对国民党组织本身造成了破坏。
展开剩余88%特务组织建立的背景和定位
国民党从建立开始就存在“党内有派,党外有党”问题,蒋介石掌握国民党最高领导权后也认识到了这个现状,尤其是1931年-1932年的下野,让蒋介石对国民党组织的涣散和派系斗争有了切肤之痛,但他并没有选择另立新政党或对国民党进行彻底改造,他选择了建立特务组织。
1932年初,蒋介石再次复出前的日记中记录了其准备建立特务组织的背景和目的:
“必欲组织一秘密奋斗、人尽其才,控置全国之机关,方得完成革命。如仅普通组织,则必腐化消灭也。”
[1]
由此可以看出,特务组织是蒋介石为了消灭“反对派”,增强组织动员力和执行力一手策划和建立的。
关于特务组织的定位,蒋介石在1935年对调查统计局特务人员的《特务人员之基本修养》训词中说:
“特务工作人员,就是领袖的耳目,你们所到的地方,就是领袖耳目所及的地方……换句话讲,就是领袖所用的革命工具……你们务必要以领袖或团体的主张为主张,以领袖或团体的意志为意志,才是忠实的革命者。”
[2]
因此,蒋介石只是将特务组织定位为消除异己和保障其领袖地位的工具,无意将特务组织改造成为一个有意识形态的“政党”。
在实现方式上,蒋介石采用的是“必欲组织一秘密奋斗、人尽其才,控置全国之机关”,即通过特务机关渗透到全国重要的部门和机构,以此实现控制的目的。
特务组织的特点
由于国民党特务组织建立的特殊背景和目的,使其具备了与其他情报组织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如下:
第一,革命信仰和意识形态淡薄。
蒋介石建立特务组织受到了苏联克格勃和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但只是学到了“忠于领袖”皮毛而已,而没有领会其实质。
正如戴笠在一次对特务组织的训话中说:
“我们这个团体不是采取苏联的格伯乌的特工方式来统制的……我们的工作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可以用两句话说明是‘秉承领袖意旨,体念领袖苦心’。”
[3]
国民党特务组织的“信仰”和“意识形态”基本就是“忠于领袖”,甚至有许多传统社会帮会的色彩,至于革命的信念和意识形态十分淡薄。
第二,两套组织同时存在和运行。
蒋介石希望通过特务组织扩充自己的势力,但仍难以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权谋的影响,对于自己亲手建立的特务组织仍不信任,采取建立两套组织互相制衡的策略。
从密查组、复兴社特务处和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再到后来的军统和中统以及抗战胜利后的党通局和保密局,两套系统并存的局面一直存在。
第三,规模庞大,组织恶性膨胀。
特务组织在全国建立了大量的垂直组织,人员规模急剧扩大。
抗战胜利后,
“军统局基本干部,约在四万人以土,一般人员,包括所属游击武力,约有九万人;并且已掌握全面调查、员警与治安机关”
[4]。
军统的力量已由原来单纯的特工情报组织渗透进军事、政治、行政、交通、财政、税务、水路航运等各个部门。
对国民党组织的破坏作用
蒋介石认识到了国民党组织的涣散,但是特务组织的建立,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进一步瓦解和破坏了国民党组织。
首先,架空了国民党组织的基本功能,国民党组织更加涣散。
蒋介石严重依赖特务组织,分散甚至取代了他对党组织本身建设的关注和考虑,使得党组织功能进一步弱化。
与此同时,特务组织并没有成为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
“党组织涣散—依赖特务组织—特务组织架空党组织—党组织更加涣散和空心化”
的恶性循环逐渐形成,最终国民党党组织更加涣散缺乏战斗力。
其次,两套特务系统并存,造成新的派系斗争。
表面上看两套特务组织的分工很明确,中统侧重于党务,军统侧重于军队,理论上似乎有助于造成竞争局面,提高效率,但实际上两统的分工从来未明确过。
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其互相牵制,防止权力集中导致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两套系统从建立就开始了争权夺利的斗争,从而在未能整合其他派系的情况下,内部又增加了新的派系斗争,不仅严重降低了情报机构本身的效能,更使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更加严重。
再次,严重损害国民党在国内的民意和阶级基础,社会动员能力下降。
从建立初期,特务组织的肆意妄为和不受约束的行为,就遭到了国内民众和其他党派的反对。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军统和中统在接收过程中中饱私囊和敲诈勒索,抢收敌伪财产、抢占工厂和物资,还公开敲诈商人和侵占市民的财产,造成人民的愤怒和不满。
此外,特务组织还对国内的民主运动进行了残酷镇压,造成昆明惨案、“二九”惨案等。特务组织的这些行为使国民党在抗战八年中积累的声望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损害了国民党本来就薄弱了民意和阶级基础,无法再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
最后,抑制而不能整合国民党派系,造成其他派系的抵制。
蒋介石建立特务组织的一个初衷就是对国民党的派系进行整合,减少派系斗争对其带来的不利。
试图通过特务组织控制其他派系的方式,虽然可以暗杀和消灭几个对手,但不仅无法消除其他派系的势力反而更加激化了其他派系与蒋介石的矛盾,加剧了对蒋介石的抵制。
结语
蒋介石为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增强国民党的凝聚力,费尽心机成立了一系列的特务组织,不仅无法阻止国民党
“党派系化,派系党化”
[5]的涣散局面,特务组织对国民党组织本身的破坏性加速了国民党的失败。
参考文献
转引自陈红民.原静文《.蒋介石与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兴起-<蒋介石日记>解读之八》《.世纪》[J].2011年第1期
汪荣祖.李敖《.蒋介石评传》(上)[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戴雨农先生全集》[M].台湾情报局编印.1979年
良雄《.戴笠传》(下)[M].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发布于:天津市